1965年9月,辽宁朝阳,宋老汉正独自一人在山上采药。突然,他脚下的石块从山体快速滚落。宋老汉还没来得及抓住身旁的树根,就连人带筐掉进了一个深洞里。等他起身一摸,竟然摸到了一个木制的长方体,吓得他魂不附体。
这天,宋老汉趁着空闲,背上草药筐就直奔将军山而去。日上三竿时,宋老汉背着满满的收获准备下山。
可就在此时,宋老汉脚下一个大石块突然松动,他根本来不及抓住身边的树根,身子随着重力和惯性,顺势往下滑了好几米。正当当宋老汉以为安全时,身后一空,他竟直接掉进一个深洞里。
被身后石块硌得生疼的宋老汉,连忙起身,可是周围却黑漆漆的,啥也看不见。唯一一束光线,还是自己刚才掉下来的洞口透进来的。宋老汉目测有7、8米深,这可怎么办?
宋老汉借助这点光线,想在洞里寻找逃生物品。可就当他摸到一处黑乎乎的物体时,竟然吓得大叫起来。
原来,他摸到的是个木质的长方体。根据它的长度和大小,宋老汉断定极有可能是口棺材。宋老汉吓得一瘫倒在地,没想到自己竟然掉进了人家的坟墓里。
天无绝人之路,正在宋老汉苦恼之时,一个放羊倌从这里路过,宋老汉扯着嗓子冲着洞口大喊,终于惊动了放羊倌。没多久,宋老汉被救了出来。但是他出来后说了一句话,让救援人员吓了一跳。
“里面有棺材……”救援人员感觉事情有蹊跷,赶紧通知了县里的考古队。因为那时人们去世时,会选择一块平地土葬,谁会在这陡峭的山涧里入葬呢?
原来,这个古墓是北燕皇帝冯跋之弟——冯素弗的。专家从墓中出土了470多件器物,其中包含了陶器、铜器、漆器、玉器、玻璃制品等,还有足以证明其身份的印章等。
公元407年,中卫将军冯跋灭掉了后燕,拥立慕容云为帝,史称“北燕”。没想到,两年后,慕容云被,冯跋成为北燕的国君,而他的弟弟冯素弗则成了北燕的二把手。不过冯素弗却英年早逝,葬在如今辽宁朝阳市西官营镇。
这是有史料可佐证的,但奇怪的是,考古人员找遍了整个墓葬,也没有发现墓主人的遗骨,仅仅只有三枚特别小的臼齿。这就让人不由得产生诸多猜测,难道说,这里仅仅只是他的疑冢?
但是墓中的陪葬品却琳琅满目、花样繁多,完全不像个假墓的规制。尤其墓中出土了一把玻璃制品,让人爱而生怜。
此玻璃制品整体呈浅绿色,两头细中间鼓,长20.5cm,重约70g,最粗处直径5.2cm。因为它有一个酷似鸭嘴的进水口,所以被称为“鸭型玻璃注”
经过专家分析,这件玻璃注的材质为钠钙玻璃。工匠先将玻璃溶化后,再小心翼翼地将空气吹进玻璃中。一边将器物拉制定型,一边将玻璃条热贴到器物上,冷却后便是坚硬美观的器物。
在古代十六国时,并没有这样复杂高超的技艺存在。所以,专家推测,“鸭型玻璃注”应该是产于古罗马帝国。因为北燕和柔然的通婚,而传到了中原。
因为历史记载,北燕皇帝冯跋的女儿——乐浪公主,就嫁给了柔然的斛律可汗。而冯跋,也迎娶了斛律可汗的女儿为妻。这件“鸭型玻璃注”也许是作为当时的嫁妆,来到了中原。
值得一提的是:“鸭型玻璃注”只有在注入一半水的时候,才能保持平衡状态。而如果装满水,或者没水的时候,它就会歪在一旁。那么究竟这个器物是干什么用的呢?
从开始到现在,专家都没有定论。但是,很多专家认为,他是人类最早的“警示器”。用此物告诫人们,要保持谦逊,不能骄傲自满,也不能不学无术。
如今,全世界仅此一件的“鸭型玻璃注”被收藏于辽宁博物馆,成为镇馆之宝。也是首批禁止出国展览的文物之一。
Copyright © 2023 开云体育-让运动随心所欲 版权所有 备案号:冀ICP备15026561号